·本站在此郑重声明,欢迎媒体、同行转载本网站信息,转载时请必须注明文章出处(单县房产网sx.hezehouse.com,如今后若发现采用本站引用的文章而不注明出处者,本站将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。
·单县房产网sx.hezehouse.com提供的文章如转载自其它媒体或网络,本站均会注明文章出处,所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。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,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。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,可与本网联系,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。
·保护定陶房产行业原创内容版权,遵守互联网行业自律。
查询更多>>友情链接
最近开发商的日子不好过了,持续的调控和对预期看衰的氛围,让单县房地产市场持续走低。
特别是马上年底了,又到了回款的节点,没有成交量,地主家也没有余粮。
于是乎首付分期,全款打折,免费更名,降价退款,各楼盘纷纷使出十八般武艺,吸引广大购房者的目光。
若论对刚需购房者吸引力最大的武器,当数首付分期。

着实吸引了不少囊中羞涩的刚需购房者。
另一方面,市场虽然趋于平淡,但购房的需求仍然存在,对于漂泊在外的打工者,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,也是辛苦工作的动力
一方面是开发商费尽心思,促销跑销量。
另一方面是部分购房者囊中羞涩,但购房欲望强烈。
这看起来,难道不是好事吗?
甲方有产品,客户有需求,双方一拍即合,岂不完美?
原本几十万的首付款,现在仅仅几万块钱就能实现买房的愿景。
咬咬牙,跺跺脚,谁都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。
事实上当下的年轻人买房,很大程度上还是要靠家里“六个钱包”的支撑。
恰逢此刻,开发商推出首付分期,甚至连利息都不需支付,大大缓解了年轻人付不起首付的难题。
面对如此的诱惑,购房者该何去何从呢?
3
首先亮明观点:
对于他们,首付分期危害严重:
一、对于连首付都无法凑齐的低收入购房者,强行首付分期,签订购房合同,会加剧他们的还款压力,提高家庭的债务杠杆。
刚需家庭本身资金有限,网签后,除了正常偿还银行贷款以及本身的生活支出外,还需要在短时间内筹集资金填补开发商的首付款,资金链将会十分紧张,如此逆势加杠杆,无疑是盲人走钢索。一旦出现资金链断裂,无法偿还银行月供,只能承受被银行收回房子的风险。
二、目前的房地产市场不确定因素大大增加,此类购房者心里预期过高,一旦房价出现下跌,购房者就会出现与开发商的之间的矛盾,甚至引起更大规模的群体事件。
首付分期的项目很多都是房子卖不动才采用的营销策略,不好卖常常是因为价格有泡沫或是位置相对较差。更容易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。
三、更关乎购房者切身利益的一点,未来几年,经济形势走势不明朗,部分企业纷纷缩减社招规模,优化人员结构。一旦遭遇下岗危机,你是否对于自己的职业前途有更好的考虑,是否有考虑充裕的资金储备满足房贷和剩余首付的需求呢?
甚至天风证券的一则研报《天风证券消失的招聘广告——从招聘平台看就业状况》发现,今年4-9月间,招聘平台上消失了202万条招聘广告……
事实上,在这一轮居民去杠杆的大潮之下,部分地区炒房客房贷断供黯然离场的消息,不绝于耳。
全国范围内,真实的断供数据,暂时未知,但网上流传的一个淘宝司法拍卖的数据却是触目惊心。
今天淘宝司法拍卖全国的房子已经达到了1022197套,比十天前的1007752套增加了 14445套,平均每天增加1400套。
风险无处不在!
4
过去有了钱,老百姓唯一的想法就是存进银行。
2013年9月,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储蓄金额最多的国家,同时也是人均储蓄最多的国家。人均储蓄额超过3万元,居民储蓄率超过了50%。
老百姓想要买房,唯一的想法就是省钱,存钱,一把付清全款买。从来没有过借钱买房的念头,身上背了一分债,晚上连觉都睡不踏实。
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,中国的老百姓比以前更愿意花钱。特别是与老一辈相比,年轻的一代更具有超前的消费理念。
有人形容“70后存钱,80后投资,90后负债”是当今三代人的真实写照。
合理的利用杠杆,贷款买房,信用消费。无可厚非,但步子大了,更容易扯着蛋。
央妈发布的《2018年第三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》,数据显示,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高达880.98亿元,环比增长16.43%。而8年前的2010年,这个数据还不过是76.89亿元。
8年之间,翻了11倍以上,相当于现在一个月的的逾期总量,就能赶上8年前一年的总量,变化之大,令人咂舌。
比央妈数据更恐怖的是近日网上流传的一个90后负债数据调查:
乍一看,有点耸人听闻,也不知道真实性有多少,但根据蚂蚁金服公布的一个数字,也足以令所有人扎心了。
据蚂蚁金服和富达国际发布的2018《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》显示:18-34岁的年轻人,平均月储蓄只有1339元。
是的,你没有看错,只有1339元!也就是说,大部分年轻人根本就是月光一族。
贫穷,是这一代年轻人最显著的标签。
即便你现在一帆风顺,收入不菲,购房也需量力而行,最好的建议是,降低杠杆,维持现金流,保留最少2年的月供资金!
未来,又有谁能看透,且行且珍惜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