·本站在此郑重声明,欢迎媒体、同行转载本网站信息,转载时请必须注明文章出处(单县房产网sx.hezehouse.com,如今后若发现采用本站引用的文章而不注明出处者,本站将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。
·单县房产网sx.hezehouse.com提供的文章如转载自其它媒体或网络,本站均会注明文章出处,所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。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,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。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,可与本网联系,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。
·保护定陶房产行业原创内容版权,遵守互联网行业自律。
查询更多>>友情链接
2017年--2018年,在县委、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全县紧紧围绕“强基固本、赶超跨越”工作主基调,坚持“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发、共享”五大发展理念,加压奋进、攻坚克难,统筹推进稳增长、促改革、调结构、惠民生等各项工作,全县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向好发展,实现了“十三五”良好开局。

一、综合
初步核算,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(GDP)326.78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比上年增长8.8%。分产业看,第一产业增加值40.04亿元,增长3.3%;第二产业增加值160.87亿元,增长8.3%;第三产业增加值125.87亿元,增长11.4%。在第三产业中,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.68亿元,增长7.9%;批发和零售业41.9亿元,增长6.7%;住宿和餐饮业9.35亿元,增长8.4%;金融保险业14.22亿元,增长11.2%;房地产业13.71亿元,增长10.6%;其他服务业40.84亿元,增长17.4%。三次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分别为4.9%、47.8%和47.3%。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12.3:49.2:38.5,与上年相比,第三产业比重提高1.1百分点。人均GDP达到30079元,比上年增加2271元,同比增长8.2%。
二、农林牧渔业
2017年,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41.21亿元,可比增长3.7%。其中,农业增加值29.22亿元,增长6.0%;林业增加值0.84亿元,增长1.3%;牧业增加值8.78亿元,下降5.0%;渔业增加值1.20亿元,增长7.9%;农林牧渔业服务业增加值1.17亿元,增长22.3%。
全县粮食播种面积200.93万亩,比去年减少1.62万亩,同比下降0.8%.粮食总产量89.26万吨,比去年增加0.69万吨,同比增长0.8%;粮食平均亩产444.2公斤,比去年增加6.9公斤,增长1.6%。其中:全县夏粮播种面积为112.39万亩,比去年减少1.49万亩,下降1.3%;夏粮总产50.46万吨,比去年下降0.3%;全县秋收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8.55万亩,总产量38.80万吨,分别比去年增长了-0.2%、2.2%;油料、棉花、蔬菜及食用菌、瓜果类总产量分别达到4.59万吨、2.68万吨、156.63万吨、30.14万吨,同比分别增长2.7%、21.0%、-4.1%、0.1%。
全县生猪年末存栏49.4万头、出栏77.9万头,分别增长-1.0%、1.0%,猪肉总产量5.88万吨,增长1.6%;羊出栏136.28万只、羊肉总产量1.24万吨,分别减少11.4%、19.2%;家禽存栏609.79万只,同比下降14.4%、家禽出栏1061.68万只、禽肉总产量1.36万吨,分别下降9.2%、11.5%;肉类总产量8.89万吨,增长-4.8%。
三、工业和建筑业
工业。2017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0家,工业增加值可比增长10.56%。实现工业总产值769.58亿元,同比增长12.06%,产品销售率为99.83%,同比提高0.24个百分点。
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76.7亿元,同比增长12.9%;实现利税76.4亿元,同比增长14%,其中:实现利润 48.8亿元,同比增长15.4%。
全县四大主导产业共310家,其中能源化工产业57家,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8.4167亿元,同比增长19.94%,实现利润总额10.5968亿元,同比下降105.36%;机电设备制造产业75家,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1.6976亿元,同比下降1.60%,实现利润总额8.3814亿元,同比增长1.22%;农副产品加工产业164家,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1.3201亿元,同比增长12.26%,实现利润总额17.4611亿元,同比增长0.72%;生物医药产业14家,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.9239亿元,同比增长15.86%,实现利润总额2.1422亿元,同比增长4.26%。
建筑业。全县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28家,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4.87亿元,同比增长10.07%;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4.15亿元,同比增长8.75%;完成利润总额1.18亿元,同比增长13.32%。全县建筑业增加值共实现18.61亿元,可比增长-1.5%。
四、固定资产投资
201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19.41亿元,增长10.75%。全县在建项目246个,其中新开工建设项目138个。新开工项目中,工业项目108个,占全部新开工项目的78.26%,亿元以上项目46个,占全部新开工项目的33.33%。
在固定资产投资中,第一产业投资0.11亿元,下降35%;第二产业投资68.98亿元,增长15.7%;第三产业投资50.32亿元,增长4.77%。三次产业投资结构比分别为0.1:57.76: 42.14
在工业投资中,技改完成投资55.92亿元,增长22.07%,占工业投资的81.07%。
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8.82亿元,同比增长14.81%。其中住宅投资16.45亿元,同比增长9.59%。房屋施工面积569.72万平方米,同比增长4.87%;房屋竣工面积53.10万平方米,同比增长54.24%;商品房销售面积61.53万平方米,同比增长45.69%。
五、国内贸易、民营经济
国内贸易。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5.27亿元,同比增长10.4%。其中,城镇市场实现189.67亿元,增长10.4%;乡村市场实现15.6亿元,增长10.9%。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192.36亿元,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2.91亿元,分别增长10.4%、10.7%。年末,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达到238家,实现消费品零售额70.31亿元,增长14.5%。全县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达到9个,交易额达到24.2亿元。
民营经济。截至2017年底,全县个体私营经济注册户数发展到86658户。其中私营企业23297户;个体工商户 63361户。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共204119人,注册资金4025527万元。
六、对外经济贸易与合作
对外贸易。全县完成进出口总额12.68亿元,同比下降44.1%。其中出口12.45亿元,增长32.6%;进口0.23亿元,下降98%。
七、财政、金融
财政税收。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2.83亿元,同比下降10.6%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比重为86.7%,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为3.9%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58.82亿元,同比增长33%。2017年国税、地税共实现税收收入18.43亿元,同比增长3.5%。其中,国税税收收入10.5亿元,增长52.38%;地税税收收入7.92亿元,下降27.38%。
银行业。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25.59亿元,较年初增加51.3亿元。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64.05亿元,较年初增加33.3亿元。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82.93亿元,较年初增加18.39亿元。其中住户贷款104.37亿元,较年初增加16.47亿元;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 78.56 亿元,较年初增加1.92亿元。
八、科技、文化、教育、卫生
科技、文化事业。科技创新步伐加快,引进“国家千人计划”人才6名,建成尚舜化工院士工作站,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,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。深化院地合作,与省科学院签订“健康单县合作协议”,大健康研究所挂牌成立,与山东大学开展战略合作,单县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被评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,番茄智造空间、新能源•光电众创空间获得国家备案。建成启用全民健身中心、科技馆、文化艺术中心,新建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76个,成功举办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,群众文体生活更加丰富,被评为山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、四德工程建设示范县。
教育事业。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505所,拥有教职工人数14602人,在校学生202971人。其中中等专业学校1所,教职工263人,在校学生3513人;普通中学53所,教职工5884人,在校学生59763人;普通小学164所,教职工5634人,在校学生103031人;幼儿园286所,教职工2792人,在园幼儿36604人;特殊学校1所,教职工29人,在校学生60人。
卫生。全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31家,其中综合医院6 家,卫生院20家,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,妇幼保健计生服务中心1家,结核病防治所1家,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家。全县拥有医疗床位4258张。共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4718人,其中执业医师1693人,注册护士2321人。
九、城乡建设
城乡面貌明显改善。稳步实施棚户区改造,完成2.7万户征收任务,开工建设安置房105万平方米,拆除违章建筑82.4万平方米。有序推进房地产开发,在建房地产项目28个,总面积273万平方米,销售商品房1万余套、118万平方米,被评为山东省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。扎实推进“三城同创”,省级文明县创建顺利通过验收。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,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36个,复垦耕地4700亩,创建省市级美丽乡村12个,高老家乡张武楼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。启动德上高速单县段及浮龙湖连接线建设,贯通城区道路13条,提升改造城区道路11条,铺设雨污管网46.3公里,改造农村道路940公里、危桥15座,实施生命安全防护工程50.2公里。
十、人口、居民生活
人口。2016年全县年末总户数39.8万户,户籍总人口127.05万人。其中,男性人口66.09万人,女性人口60.96万人。全年出生人口2.5万人,死亡人口1.45万人。全县常住人口109.21万人,城镇化率47.03%,比上年提高1.95个百分点。
居民生活。实施产业扶贫项目337个,新建扶贫车间299个,建设村级光伏电站203个、扶贫温室大棚1074个,改造农村危房2118户,5.93万人实现脱贫。社会保障更加有力,新增城镇就业1.05万人,报销城乡居民医疗费用5.5亿元,发放惠农资金1.9亿元、低保金6028万元、特困供养金3258万元、大病救助金900万元、临时救助金536万元、高龄老人补贴160万元。筹集资金38亿元,扎实办好15件民生实事,民生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81%,提高1.1个百分点。
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。2017年,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04元,同比增长10.1%。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87元,增长9.2%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18元,增长9.8%;
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1%,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,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7%,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。居住条件继续改善。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56.14平方米,比上年减少0.37平方米;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4.09平方米,增加0.23平方米。
特价房、清盘房、特惠房、购房咨询
尽在单县房盟团购中…
单县房盟团购微信!加好友需注明:购房或团购字样
备注贵姓联系方式